日本萌系动画是日本动画当中的一种类型[1],它们“轻剧情重人物”,以性格各式各样的角色为卖点[2],希望达至让观众被萌倒的效果。
只要日本动画当中有让观众感到十分可爱的女性角色登场[3],令其被萌倒,该动画即符合广义萌系动画的定义。但“何谓萌”这一点有着各式各样的意见,且十分主观[4],故相关定义欠缺精准[3]。
概论[编辑]
“日本萌系动画”是日本动画当中的一种类型。2004年7月,《萌罐》以“差不多能独成一类”去形容这一类别的动画[1]。此外在2005年左右,深夜动画当中萌系动画的占比有增加趋势[5]。到了2009年,关东地区播放的深夜动画当中,有50%以上为萌系动画[6]。
“萌”本身较讲究细微的要素。于是甚至出现了认为“不这样做是不行的”的制作者[6]。具体而言,萌系动画的制作者较为重视人物外表(例如呆毛之类的特征[7]、角色设计是否符合萌绘的要求)、姿态、性格[6]、角色之间的关系。他们会避免去描写跟设定不一样的角色,在创作方面不能太偏离[6]。与此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刻画角色的萌属性及一系列插曲。部分制作者不重视故事的平衡及真实性。虽有着故事性薄弱,只靠萌系角色便获得高评价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也有充满萌要素却被世人遗忘的作品[2]。这便跟市场营销学有关,实际上即使品牌口碑好及充分利用广告宣传策略,产品本身也不一定能够畅买[8]。
表达倾向[编辑]
很多事物皆能让人觉得萌,萌的对象范围不仅包含虚构人物和偶像,还有被死物萌倒的例子,“工厂萌”便是其中一例[9]。但萌的对象主要是美少女角色[10],故此萌系动画是指有大量让人觉得漂亮可爱的女性角色登场的动画[2]。没有任何女角登场的动画可称之为“逆萌动画”[11]。但也有以美少女角色为故事中心的非萌系动画[注 1]。此外面向女童的动画当中很多皆有大量女性角色登场,它们是否属于萌系动画则因个别情况而异[3]。
萌可能包含一些性的要素在内[13][14]——有意见认为萌系动画即等同“美少女不断露胸的动画”[15]。日本深夜播放的萌系动画当中不少包含了带情色意味的场景,例如泡海水浴或温泉、女角倒下之后出现的裙底风光、带性暗示的场景。当中有些甚至迫近电视台可容许范围的界线。这些也可以归作“萌”[14]。
但对于一些人而言,情色不是萌的必要条件,过多的性描写反而萌不起来,他们认为应以“萌情色”(萌エロ)来特指之[14]。深夜动画当中有部分因过激的性描写而需要受到规制[注 2],他们认为这类在电视台上播放不了的萌系动画可归作“萌情色”或“情色”[14]。另一方面,由于有人把萌跟情色两者等同,故此,登场女性角色都很可爱但一点也不情色的动画是否属于“萌系动画”这一点仍有争议[注 3]。
前史[编辑]
参见:御宅族 § 语源
起源[编辑]
除了动画,电影及戏剧界当中一直都有以美少女作主题的作品[20]。男性本来就有着观赏漂亮可爱的女性的欲望,萌系动画的兴起令相关欲望变得更为具体明显。这类型的动画在“御宅族”等术语出现之前便一直存在,且并不罕见[20]。例如精神科医师斋藤环分析指,1958年公映的首部日本动画电影《白蛇传》包含了激起观众性方面的感受的内容[21]。于后来制作多部动画电影的宫崎骏曾观赏过这部作品,并对之“又爱又恨”[注 4]。斋藤环进一步分析指,这一种感情就是对角色的“萌”[24]。
1980年代[编辑]
198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把热衷于动画等娱乐的人称为“御宅族”[25][注 5]。尽管魔法少女动画(日语:魔法少女アニメ)为少女向动画的代表之一[27],但1982年的《魔法小仙子(日语:魔法のプリンセスミンキーモモ)》及1983年的《我是小甜甜》皆赢得成年男性的好评[28][注 6],此时人们终意识到世上有一群“迷上动画美少女角色的御宅族”[28]。1980年代,家用录影机在日本开始普及,OVA市场因此出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很多制作者为了一众会购买动画录像带的粉丝,而特意让当中的美少女角色穿着曝露的衣装,进一步带动OVA市场发展[32]。
1990年代[编辑]
“萌”的词源众说纷纭,仍未可知[注 7],一般推测是在1990年前后开始普及[10][26]。于1992年开始播映的女童向电视动画《美少女战士》不仅得到了广大少女的好评,还吸引了一众男性动画迷[28][33]。有一说认为“萌”一词源自于《美少女战士》第3期角色土萌萤的姓氏[34][35]。土萌萤的悲惨遭遇让她容易被观众同情,便成了粉丝“萌”的对象[36]。
1990年的电视动画《蓝宝石之谜》在“萌系动画”等术语出现之前就已开始播映,有意见认为此一作品为萌系动画的始祖之一[37]。此一作品由于OVA热潮中处于领先地位的Gainax负责制作[32]。这间公司后来制作了掀起热潮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于1995年首度播出[37]。《新世纪福音战士》是一部讲述少年少女们于残酷的战争中,与可怕不明敌人“使徒”进行战斗的作品。当中的角色受到很大的欢迎,导致了后续动画泛滥的“萌”,并影响了很多以萌作卖点的动画[35]。
2000年代[编辑]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之后的一段时间,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萌的作品大多都留有“为狂热粉丝而创作”的意识。此一情况在1999年左右出现了变化——当时相关作品出现了粗制滥造的倾向,令他们敬而远之[35]。另一方面,开始有制作者以此为契机,开始创作针对轻度动画粉丝的萌系动画,并取得成功[35]。2001年的深夜动画《妹妹公主》是日本美少女游戏杂志《电击G's杂志》的一个读者参加计划所衍生的作品,其内容——“男主角被12个妹妹包围并一起过活”——令动画业界开始出现动摇,并开始认为将来类似的作品有可能会成为主流[20]。但在2001年“萌物”尚未正式成为动画的一种类型[38],有意见认为在2002年的《魔法护士小麦》播映之后,萌糸动画才出现急速发展的趋势[39]。在1999至2002年,跟萌糸作品有关的日本动画公司Broccoli的业积增长了3倍,显示这段期间萌系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地[35]。
此外有观点认为深夜动画的增长跟具有轻松气氛的萌系动画是有关系的。评论者表示因为上班族下班回家之后不会想再观看令人感到沉重的动画的缘故,故此深夜动画当中便有了萌系动画的市场需求[20]。
萌系动画史[编辑]
2000年代[编辑]
2000年代后期出现了像《幸运☆星》及《轻音少女》般,只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的萌系动画[40]。
2010年代[编辑]
由于以“萌”作主打的《Manga Time Kirara》系漫画出现动画化潮流,故此萌系动画于2010年代也有增长趋势,当中又以2013年的《黄金拼图》及2014年的《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为代表作。
除此之外,BS11及BS富士于这段期间也积极参与深夜动画的制作,故此BS电视频道播映的萌系动画出现了增长。
市场[编辑]
2005年左右,由于萌系动画数量急增,故此有关经济规模便成了一门热门话题[5]。同年,滨银综合研究所(英语:浜銀総合研究所)的结论显示,萌系动画拥有达155亿日元的市场规模。萌系相关产业(萌系漫画及游戏也计算在内)的市值则高达888亿日元。此一结果随即引来巨大反响[3]。此一调查的范围依赖研究者的主观感受,以“包含很可爱的角色”及“非面向儿童”为选择标准,且不把周边及同人志计算在内[3]。
此外部分萌糸动画的故事背景区域会成为爱好者的游览热点(圣地巡礼)。也有以当地萌角色帮助地域振兴的例子[41]。
萌系动画本身能够弥补因少子化及单身人口增加,而导致的儿童向ACG市场缩小的问题[3]。
相关杂志[编辑]
于1999年创刊的《Megami MAGAZINE》以萌糸动画为中心主题[42]。另外角川书店于2009年开始发行的月刊杂志《娘TYPE》同以萌糸作品为中心话题[43][42]。
参见[编辑]
日本深夜动画
《Manga Time Kirara》
后宫型作品
二次元禁断症候群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
空气系
萌
注释[编辑]
^ 例如原作者为神坂一的《秀逗魔导士》,主角在作品中自称为“天才美少女魔导士”,且登场人物中有一半为女性[12]。动画版的制作人员明确表示“它不是一部萌系动画”[6]。一本1999年的特刊称即使其以让人心情愉快的角色为中心,但“萌要素却很少”[12]。
^ 例如因内容过激而在网络上下架的《我的狐仙女友》[16][17],此外也有规制程度随着播放媒体不同而起了变化的例子,比如《萌单》及《一骑当千》。
^ 例如《轻音少女》的情况。有意见认为它“以很可爱的角色为主题,故属于萌系动画”[2],但也有意见认为“即使角色很可爱,但一点情色感也感受不了,故此不是萌系动画”[18][19]。
^ 宫崎骏回想到,在观赏《白蛇传》时,自己对银幕上的女主角产生近乎恋爱的感觉,但却对作品本身给予很低的评价[22]。斋藤环认为,这种复杂的情感影响了宫崎骏后来许多的作品[23]。
^ 在这之前科幻大会及某些动画制作人员会把其视作第二人称使用,1983年中森明夫于漫画月刊上初次正式使用“御宅”一词[26]。详情请参阅御宅族。
^ 《魔法小仙子》推出了一系列的OVA作品,此外也有像《魔女之子俱乐部四人组 来自A空间的外星人X》般的成年男性向衍生作品[29]。更有传言指《魔法小仙子》最初就是为了一众萝莉控御宅族观众而制作的[30],但负责脚本的首藤刚志于生前否定了此一说法,并表示不喜欢《魔法小仙子》被看成一部“面向萝莉控”的作品[31]。
^ 详情请参阅萌#起源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もえ缶. 双叶社. 2004-07-30: 里表纸. ISBN 4-575-29713-5.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2.0 2.1 2.2 2.3 山崎健太郎. 買っとけ! Blu-ray 第260回:[BD]けいおん! 第1巻 オリコン1位の人気バンド!? 胸を張った萌えアニメ。BDは初回限定. AV Watch. インプレス. 2009-07-30 [201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 3.0 3.1 3.2 3.3 3.4 3.5 冈田有花. 「子どもがダメなら大人に売れ」──888億円「萌え」市場. ITmedia News (ITmedia). 2005-05-20 [2011-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 榎本 2009,第16,30-31页
^ 5.0 5.1 冈田有花. 萌えアニメ、増えても暮らし楽にならず、じっと手を見る. ITmedia News (ITmedia). 2005-05-23 [2011-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6.0 6.1 6.2 6.3 6.4 秦和俊; 宿利刚. 脱・萌えアニメ! 11年の時を経て復活した『スレイヤーズ』が“正統派ファンタジー”復権の引き金へ. 日経トレンディネット. 日経BP社: 1,3,6. 2009-01-09 [201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 柿崎俊道. 小柄で浅黒肌の「ベトナム美人」にドキッ! 28才の元フリーターが異国の責任者になった理由. ASCII.jp. 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 2. 2007-12-27 [201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3).
^ 冈田有花. 萌えに真実がある――「萌え萌えジャパン」取材秘話. ITmediaニュース (ITmedia). 2005-03-18: 2 [201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3).
^ 榎本 2009,第30-31页
^ 10.0 10.1 もえ【萌え】, デジタル大辞泉(goo辞書), 小学馆, 2010 [2011-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 注目注目アニメ紹介 :「逆境無頼カイジ 破戒録篇」 話題の“逆萌えアニメ”の続編. まんたんウェブ (毎日新闻デジタル). 2011-04-05 [201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30).
^ 12.0 12.1 别册宝岛vol421、242页。
^ 萌え(もえ), ジャパンナレッジ(Yahoo!辞書), ネットアドバンス, 2003-06-28 [2011-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 14.0 14.1 14.2 14.3 藤山哲人; 古田雄介. 萌えは「薄めたカ○ピス」だ. ASCII×ITmedia対谈 2社合同、夏の特别企画(后编). 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 2. 2008-07-31 [201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 成松哲. 女子高生のリアル“けいおん部”がアツい!「アニメもアニソンも普通」【後編】. [日刊サイゾー (サイゾー). 2011-12-02 [201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アニメ「かのこん」、過激すぎてGyaOでの配信が中止に――「ラノベ史上最強の寸止め作品」。6話までは配信. AV Watch (インプレス). 2008-05-22 [200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3).
^ 文化部公布首批网络动漫“黑名单” 38部产品上榜.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4).
^ 『けいおん!』 が社会現象になったのは共感と郷愁にある. フィナンシャルジャパン オンライン版 (ナレッジフォア). 2012 [201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9).
^ 金井真纪. オタクも女子高生も熱狂、150億円市場生んだ「けいおん!」人気の理由. 日本経済新闻 (日本経済新闻社). 2012-01-09 [201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9).
^ 20.0 20.1 20.2 20.3 Hokuto.K; 谷口悟朗; 上田耕行; 冰川竜介; 喜屋武ちあき. 業界関係者が本音を明かした「オタク文化の10年」PD(明大アニ研シンポ後編part3) アキバ総研編集部. アキバ総研. カカクコム. 2010-01-17 [201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 斎藤 2000,第144页
^ 斎藤 2000,第143,145页
^ 斎藤 2000,第145-147,200页
^ 斎藤 2000,第143-147,187页
^ おたく【御宅】, [デジタル大辞泉(goo辞書), 小学馆, 2010 [201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 26.0 26.1 榎本 2009,第61页
^ オトナアニメvol20、40页。
^ 28.0 28.1 28.2 榎本 2009,第73,75页
^ 有村悠、オトナアニメvol20、54页。
^ 斎藤 2000,第175页
^ 首藤刚志. 第54回 『ミンキーモモ』はロリコン向けか?. WEBアニメスタイル シナリオえーだば创作术 だれでもできる脚本家. スタジオ雄. 2006-06-21 [201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 32.0 32.1 多根清史. クリエイターの「創りたい」要求と視聴者の「先を見たい」要求が2011年、沸点に到達!. オトナアニメ. 洋泉社MOOK vol.21. 洋泉社. 2011-08-08: 44–45页. ISBN 978-4-86248-772-8.
^ 岩仓大辅、オトナアニメvol20、60页。
^ 斎藤 2000,第51页
^ 35.0 35.1 35.2 35.3 35.4 苗村章夫. 着実にマーケット広げる「萌え」に注目!. nikkei BPnet. 日経BP. 2005-06-08 [2011-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0).
^ 别册宝岛vol421、142页。
^ 37.0 37.1 八重垣那智. 名作アニメをアレンジしたアドベンチャー&アクション 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 〜Inherit the Blue Water〜. 4Gamer.net. Aetas. 2006-07-12 [201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 桃井はるこ、オトナアニメvol20、56页。
^ モモーイも欲しがるパチスロ機『小麦ちゃん』登場. ジーパラドットコム. 2006-01-17 [2011-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0).
^ 萌えアニメおすすめランキング!かわいい・美少女キャラに萌える人気作品を厳選. BiBi. 2019-04-22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 山崎マキコ. 萌えアニメで町おこし!? 埼玉県鷲宮町の取り組みを見てきた. 月刊アスキー (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 2008 [201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3).
^ 42.0 42.1 akiba. 「娘TYPE」Vol.3、「メガミマガジン」11月号発売! 秋新番のヒロイン特集に注目. アキバ総研. カカクコム. 2009-09-30 [201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4).
^ akiba. 「娘TYPE(ニャンタイプ)」創刊号が発売! 「なのは」劇場版/4期を大特集. アキバ総研. カカクコム. 2009-04-30 [2011-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4).
书目[编辑]
空想美少女大百科 電脳萌え萌え美少女大集合!. 别册宝岛421. 宝岛社. 1999-01-03. ISBN 4-7966-9421-8.
斎藤环. 戦闘美少女の精神分析. 太田出版. 2000-04-27. ISBN 4-87233-513-9.
榎本秋(编) (编). オタクのことが面白いほどわかる本 第1刷. 中経出版. 2009-06-05. ISBN 978-4-8061-3358-2.
特集! 魔法少女クロニクル. オトナアニメ. 洋泉社MOOK vol.20. 洋泉社. 2011-05-09: 40–87页. ISBN 978-4-86248-711-7.
查论编萌属性年龄
妹
御姐
正太
熟女
美少女
身体
黑长直
酒窝
萝莉
巨乳
贫乳
伪娘
扶他那里
女巨人
兽耳
猫人
女性兽人
兽人正太
兽人萝莉
虎牙
怪力
发型
双马尾
马尾
姬发式
呆毛
辫子
黑长直
性格
无口
三无
仆娘
冒失娘
大和抚子
天然呆
傲娇
病娇
冷娇
腹黑
口嫌体正直
治愈系
黑化
电波系
服装
哥德萝莉
泡泡袜
眼镜
吊袜带
学生泳衣
水手服
水手领
激突
灯笼裤
绝对领域
膝上袜
裸体围裙
长袜
身份
魔法少女
女仆
巫女
人妻
番长
青梅竹马
相关条目
定型角色
日本动漫迷使用术语列表
日本萌系动画
最萌大赛
萌绘
萌系歌曲
萌拟人化
萌娘百科
.moe
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