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女士
出自《诗经》“厘尔女士”,指有男子般作为和才华的女子,后演变为对有知识、有修养女性的尊称,沿用至今。
4. 女公子
最初用于尊称诸侯或贵族之女,后扩展为对他人女儿的敬称,现也用于外国女性。
5. 巾帼
本为古代女性头饰,因诸葛亮赠司马懿“巾帼”以激其出战的故事,后引申为女性代称,如“巾帼英雄”。
6. 玉人/璧人/丽人
形容容貌出众的女子,如“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常见于诗词与文学作品中。
7. 咏絮才/扫眉才子
前者源自东晋谢道韫咏雪典故,后者指唐代薛涛等才华横溢的女子,专称女才子。
二、身份与职业相关
1. 女史
指古代掌管礼仪、典籍的宫廷女官,如班昭曾担任此职。
2. 姬
西周至春秋时特指姬姓贵族女子,后因秦国征服六国,“姬”逐渐泛化为对美女的通称,如“歌姬”“舞姬”。
3. 小姐
宋元时期多指婢女或地位低下的女性,明代后渐成官宦人家女儿的尊称,近代受西方影响成为通用尊称。
4. 裙钗/巾帼
以服饰代称女性,如《红楼梦》中“裙钗”泛指女子,“巾帼”则强调女性能力。
三、婚姻与家庭相关
1. 娘子
古代对未婚或已婚女性的通称,既可用于夫妻间爱称,也泛指年轻女子。
2. 夫人/内子
“夫人”为对他人妻子的尊称,“内子”是丈夫对外谦称自己的妻子。
3. 孟/仲/叔/季+姓
先秦女性命名方式,如“孟姜女”中“孟”为排行(长女),“姜”为母姓。
4. 冠夫姓
汉代后出现以夫家谥号或姓氏加母姓的称呼,如郑武公夫人“武姜”(姜姓),但宋代前并不普遍。
四、谦称与特定情境
1. 妾/奴家
女性自谦用语,如“贱妾”“奴婢”,常见于戏曲与文学。
2. 老身
老年妇女的自称,如《红楼梦》中贾母自称“老身”。
3. 蒲柳之姿
谦称自己容貌平凡,源自柳树被视为“贱物”的比喻。
4.道旁苦李/小家碧玉
前者指被弃女子,后者指小户人家美貌少女。
五、诗词中的别称
1. 红颜/红袖/蛾眉
以容貌或服饰代指美女,如“冲冠一怒为红颜”“红袖添香”。
2. 倾国/倾城
形容绝色女子,源自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3. 惊鸿/碧玉
前者出自陆游《沈园》,后者源自乐府诗,均指代美丽女子。
总结
古代对女性的称呼既反映社会地位(如“淑女”“千金”),也体现文化审美(如“玉人”“咏絮才”),同时受婚姻制度影响(如“夫人”“冠夫姓”)。部分称谓如“女士”“小姐”等历经语义变迁,沿用至今。
更多细节可参考《诗经》《礼记》及历代文学作品。
更多细节可参考《诗经》《礼记》及历代文学作品。
#古代女性##古代对女性的称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